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小儿科 > 小儿内科杂病 > 夜啼
编号:10218647
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夜啼42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实用医学杂志》 2000年第7期
     作者:刘盛昌

    单位:528300 广东省顺德市卫生成人中专学校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实用医学杂志000747 笔者以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夜啼42例,疗效良好,现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,女16例,年龄3个月~1岁28例,~3岁14例。病史最短5 d~1个月。均有夜眠阵发性啼哭,烦躁不安,哭后安然入睡,并有舌尖红,尿短少等症状。均排除因腹痛、饥饿等原因引起的夜啼。

    1.2 治疗方法 加味导赤散:生地5(单位g,下同),木通3、黄芩3、淡竹叶3、麦冬10、蝉衣3、钩藤3、灯芯草2扎。随症加减,兼易惊不安者加龙齿、茯神;心虚禀弱加太子参、元肉;兼乳积食滞加麦芽、山楂;兼盗汗者加龙骨、牡蛎;兼脾虚者去生地、黄芩加白术、淮山。

    1.3 疗效标准 治愈:夜啼消失,1个月以上未复发者;好转:夜啼明显减少,或夜啼虽消失但1个月后复发者;无效:夜啼无明显减轻。

    1.4 治疗结果 42例中,治愈37例,占88.1%;好转3例,占7.1%;无效2例,占4.8%,总有效率95.2%。

    2 病案举例

    患儿男,1岁。1996年7月18日初诊,患儿半月来夜眠不宁,醒后啼哭不止,烦躁不安,每夜1~2次。诊见患儿口唇略红,喜饮水,易烦躁哭闹,尿短少。舌尖红,苔薄微黄,脉数,指纹紫滞。以奶粉喂养较多,此乃心经积热,热邪扰心,致心神不宁而烦躁不安。当以清心泻火止啼,药投生地5,木通3、黄芩3、淡竹叶3、甘草2、麦冬10、蝉衣3、钩藤3、灯草2扎。水煎分2次温服。1剂啼减,3剂啼止眠安,诸症悉除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小儿夜啼临床上一般分心经积热与脾胃虚寒两大类,兼有心虚禀弱,挟惊、挟乳积食滞等,但以心经积热者居多。盖心藏神,神安则脏和。小儿为稚嫩之体,脏腑柔弱,形神未充,易受侵扰而致心神不宁。今人常恐小儿营养不足,常辅以奶粉喂养,临证此类患儿每以热证居多。心经有热,则邪热扰心,故烦躁而夜啼不安。心虚禀弱,或病后体弱失调,心失所养,每易致虚烦不寐,惊悸不安而夜啼,此即《***成》之“神虚惊悸”夜啼。方中以生地、麦冬清热养阴,黄芩、淡竹叶、灯芯草以清热除烦,木通清心利尿、导热下利,“子能令母实”,心火旺可致肝火亦旺,故以钩藤清肝热,蝉衣为清热止啼之佳品,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除烦,安神止啼之功。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00-01-14)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方剂 > 常用方剂 > 清热剂 > 清脏腑热 > 导赤散